在近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对2024年全国空气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根据该部门大气环境司的数据,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7%。同时,优良天数的比例提升至87.2%,较去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而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比率降至0.9%,减少了0.7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无疑使全国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全面优于年度目标,令人振奋。
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其PM2.5的平均浓PG电子网站度同比下降了3.4%,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准。以北京为例,PM2.5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6.2%,连续四年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标杆城市之一。而北京市的优良天数达到了290天,较去年增加了19天,重污染天数仅有2天。天清气朗的“北京蓝”已然渐成常态,成为市民的共同期待。
不止于北京,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区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地的PM2.5浓度均显示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为13.4%、10.8%和4.4%。这表明,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部透露出PM2.5与臭氧的协同控制正在逐步显现出成效。与2019年的数据对比显示,2024年全国PM2.5浓度下降了19.4%,臭氧浓度也跟随下降了2.7%。同时,自2015年以来的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表明治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另外,极端气候现象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在逐步减缓。2024年,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大幅减少,由沙尘引起的优良天数损失仅为1.9个百分点,远低于2023年的3.3个百分点,同时,高温天气导致的臭氧超标天数损失也降至0.2个百分点,给城市空气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助力。
综观当前的空气质量表现,无疑展现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生态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与实施,天清气朗“北京蓝”不仅能够成为常态,更能够惠及每位市民,成为全国城市的标准。
未来,我们要继续关注各项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新兴科技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应用。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才能让美好蓝天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