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静海区区长曲海富做客“向群众汇报2025区长访谈”直播间。访谈中,曲海富围绕健康产业、健康生活和健康环境三大维度,详细介绍了静海区依托自身优势,成功构建从“源头活水”到“健康终端”的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同时积极推动健康理念融入生活场景,让健康福祉惠及千家万户的最新成果。
在访谈现场,曲海富展示了由静海区本土企业远大健康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气泡水机。这款产品无需插电,长按3秒即可制备气泡水,支持DIY各类饮品,安全实用,年销量超3万台并远销海外。“我想借此说明,静海的大健康产业并非局限于高端医疗或康养服务,而是形成了从源头活水到健康终端的全产业链布局,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曲海富介绍。
据介绍,依托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静海区全力打造团泊健康城,目前已形成“要素集聚、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静海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引进众多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园区内累计注册企业1147家,其中与健康产业相关企业387余家,占比达34%。”曲海富说,2025年2月,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标志着静海区大健康产业正式融入全市科技创新主赛道,迎来集群化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协和留创园、大学科技园、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优质载体,目前已累计孵化293个健康产业项目,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高效转化。
健康生活,是静海区“大健康”品牌的民生落脚点。近年来,静海区始终坚持以“体育惠民、康养利民、食养润民”为路径,推动健康理念融入生活,让群众切实享受高品质生活。
2024年,静海区举办各类体育赛事660余场,吸引约10万余人参与体育运动,拉动消费超1亿元。今年,静海区还将重点打造“团泊湖半程马拉松”“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团泊健康PG电子网站城站)”两项精品赛事。
在“食养润民”方面,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4.87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37万吨以上,生宝谷物、多兴庄园被评为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年供应绿色蔬菜近6000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未来将成为京津冀精品“菜篮子”工程。
“近年来,我们以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度挖掘运河文化、洼淀文化等本土优势资源,依托团泊洼、大运河等知名IP,构建起以运河文化为轴,东湖、西林为旅游带的一轴两带旅游布局。”在现场,曲海富向大家推荐了两条特色旅游路线。
“东线路”适合自驾,沿大运河北上,游客可以领略唐官屯镇九宣闸、陈官屯镇姜太公钓鱼之地、独流镇义和团等人文历史。线路终点的崇泰庄园,作为全市首家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占地2000亩,100万株珍稀苗木形成“天然氧吧”,提供“太空舱”“北美风房车”等特色住宿,是集观光、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林下生态庄园;春光农场以“四季农趣”为特色,春赏油菜花海、夏观荷塘、秋品菊韵、冬享暖棚,成为都市人回归自然的热门选择。
“西线路”可乘市域(郊)铁路津静线,直达美丽的团泊湖畔。国家4A级景区光合谷旅游度假区融合温泉度假、湿地观光、亲子娱乐等业态,新增“森林树屋”“星空露营”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全球唯一全面展示萨马兰奇生平的萨马兰奇纪念馆,收藏1.6万余件奥运珍品,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体育精神传承的重要基地;团泊温泉城依托优质地热资源,打造地中海风情园、欢乐海洋园等六大主题户外温泉园区,年接待康养游客20万人次。独特的旅游布局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为静海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