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晓明)“太原蓝”有多蓝?上半年,太原收获127个好天气,优良率为70.2%,优良天气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9天。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其中,通报了1至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个城市和PM2.5浓度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个城市,太原均名列其中。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太原市区综合污染同比下降14.7%;6项污染物中,PM2.5降幅达到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21.7%。
“我们正一步步将蓝天‘抠’回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说。“拍的片子越来越有意境。”短视频拍摄与运营创作者李想表示,如今,太原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他们整合高空视频、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渣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等功能,对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实现涉气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处置、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机制,上半年促成解决了1.4万余件生态环境问题,使得蓝天白云和繁星闪烁的日子越来越多。
太原还大力实施“结构性”减排,针对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关停了古交日月电厂,对烧结类砖瓦窑企业完成绩效升级改造。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之治污措施的落实,促成了上半年市区6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实现“五降一平”,空气质量指标达到有监测历史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6项污染物中的臭氧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令人难以察觉。针对臭氧成为太原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的现状,市生态环境部门一方面通过推动低挥发性有机物或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另一方面加快企业活性炭的更换,确保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吸附效率,确保餐饮企业对油烟净化设备的清洗,有效阻击了这一“看不见的污染”。针对2025年以来的不利气象条件,我市牵头和晋中市、阳泉市、忻州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市共同会商6次,共同启动调度减排4次,共同推动区域臭氧浓度下降。数据显示,1至6月,太原臭氧浓度18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2%。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