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泰市锚定“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核心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源头减排等关键任务,全方位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84%、10.42%、2.67%。
聚焦目标任务,突出责任落实。专题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并作出批示指示和具体要求。市政府分管领导一线指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印发《新泰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新泰市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定期调度和督导通报机制,对指标反弹的乡镇街道适时下发预警PG电子函,对进展缓慢的单位及时督促加快工作进度,形成了“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属地政府+行业部门+企业”的协同联动机制。
聚焦重点时段,突出重污染天气应对。突出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柴油车淘汰工作,2025年上半年,累计淘汰1229辆,完成率83.78%。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核查400余台,安装定位装置500余台。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路查路检联动机制,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共检查重型柴油货车400余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调整优化预警分级标准;更新应急减排清单,开展交叉审核,实现应纳尽纳;落实绩效分级制度,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对标提升,帮扶指导4家企业、5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涉军工项目申请了绿色通道。鼓励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等措施,全面提升环境绩效分级水平,4家企业通过了环保绩效B、C级现场审核。
聚焦臭氧污染,开展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利剑行动”。聚焦涉气工业企业、加油站油气回收、低效治理设施、重型柴油货车、非移动道路机械等重点环节,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建立管理清单,形成“发现—交办—排查—整改”问题的闭环管理模式。深入开展VOCs治理突出专项排查行动,指导109家涉有机废气排放企业制定夏季错峰生产“一企一策”,对117家加油站进行两轮全面检测检查,帮扶指导问题整改,督促74家企业按时更换活性炭、过滤棉,9家企业完成LDAR检测与修复。通过现场核查、第三方检测及数据分析等多元手段,对辖区内正常营运的117家加油站开展两轮全面检测检查。
聚焦指导帮扶,突出服务保障。强化资金扶持,2025年上半年共申报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7个,其中1个项目已进入实施库,6个项目已进入储备库。注重现场PG电子帮扶,以化工、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为帮扶对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入企调研和现场帮扶,对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控制、无组织排放及末端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现场指导,累计帮扶企业80余家次。组织专题培训。结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任务、突出环境问题等方面组织实施专题培训,共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期,提升了企业日常环境管理水平。(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冀承慧)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热线电话:。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